前往主要內容區
:::
:::
首頁 > 公告資訊 > 最新活動 > 114年度本土語言-鷄籠中元祭與神鬼有約|雞籠的信仰路與人情味中元祭系列講座

114年度本土語言-鷄籠中元祭與神鬼有約|雞籠的信仰路與人情味中元祭系列講座

發布日期:2025-08-14

鷄籠中元祭是文化部指定為第一號國家重要民俗,起源於咸豐五年(1855年),今年邁入第171年,為臺灣歷史最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祭典之一。基隆市公共圖書館攜手基隆文史協進會,推出中元祭系列走讀與講座,結合知識傳遞與文化體驗,帶領讀者從燈篙、迎斗燈到水燈、大普度,深入認識中元信仰的歷史意涵與在地生活。承載171年來的傳統與人情,邀您一同走出書頁,親臨現場感受基隆中元祭的精神與魅力。

 

9/2 (二) 08:00-11:00《豎燈篙起|點亮信仰與家族的記憶》走讀活動

講師|曾子良‧葉玉雯

地點|慶安宮集合(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1號)

費用|200元

📍走讀路線:慶安宮集合→張廖簡宗親會→李姓宗親會→雞籠文史協進會解散

每年中元節舉行普度祭典前,會先進行一項重要儀式—「豎燈篙」,它是祭典的開端,也是召請天地神明與孤魂的重要標記。從燈篙、斗燈講起,認識鷄籠中元祭「敬祖」與「迎祖」儀式的歷史與象徵。

 

9/4 (四) 14:00-17:00《行迎斗燈|巷弄裡的光與故事》走讀活動

講師|曾子良‧葉玉雯

地點|微風東岸寶雅POYA集合(基隆市仁愛區仁二路236號)

費用|200元

📍走讀路線:海洋廣場→慶安宮

中元節除了為孤魂普施之外,也有一項充滿祥和祈福意義的儀式─迎斗燈。這是一場為「活人祈福」的道教儀典,與豎燈篙的「請神、召魂」有所不同,迎斗燈的重點在於為宗族添壽延年、消災解厄、全族平安。透過走讀迎燈儀式,從巷弄探索信仰如何融入在地空間與生活。

 

9/5 (五) 16:00-19:00 《放水燈厝|海與靈的對話》(講座+走讀活動)

講師|安嘉芳‧葉玉雯

地點|慶安宮集合(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1號)

費用|500元

📍走讀路線:雞籠文史協進會、東岸商場、望海巷等

探索水燈信仰與海洋文化的連結,看見望海巷的儀式空間與信仰精神。

在道教與民間信仰中,「送水燈」是中元節重要的儀式之一,目的是招請水中無主孤魂前來受度,讓那些亡於水難、無依無靠的靈魂也能在普度中得到關懷與超薦。

水燈是什麼?「水燈」通常是以紙糊的燈船或小型燈屋為主,裝有燭火與信眾姓名、廟宇名稱等祈福資訊。水燈會被放入海中、河中或溪流中,象徵為陰靈照路,引導其上岸參與法會接受普施與超度。

 

9/6 (六) 16:00-19:00 《大普度人情味|陰陽交會的熱鬧場》(講座+走讀活動)

講師|安嘉芳‧葉玉雯

地點|基隆塔集合(基隆市中正區義二路128號)

費用|500元

📍走讀路線:基隆塔、鳶人文空間、中元祭祀館(主普壇)等

「大普度」,是中元節最重要、最盛大的儀式之一,也是臺灣民間信仰中獨具代表性的超度法會。它融合了道教儀式、社會公益、鄉里團結與文化傳承的多重意義,是祭神、祀鬼、祈福、勸善於一體的綜合性慶典。

深入解讀大普度的儀式架構與人文情感,從基隆塔走到主普壇,看見信仰與社會的交會。

🔸 什麼是「普度」?「普」:普遍、廣泛;「度」:超度、渡化

➡️ 普度即是對所有孤魂亡靈,不分親疏貴賤,給予食物、金紙、經文與安慰,幫助他們離苦得度。

 

━報名方式━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sY5iqE5e11mjTbNV8

❖ 連絡電話(02)24267368雞籠文史協進會

❖活動須辦理保險、餐點及交通車等,報名後於一週內發錄取通知及滙款方式,請於8/25日前繳交費用。繳完費才能算報名成功,不接受現場報名的喔。

❖報到時間:請於活動開始前10分鐘完成報到,如未報到視同釋出名額,現場開放候補讀者入座參加。

❖主辦方隨時保留修正、暫停、終止或解釋活動之最終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