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夏季號
﹁ 以前西皮 、 福路兩派容 執政者為了模糊 於是約在 1 9 2 2 年找來聚樂社和得意 42 個 軒社 , 以抽籤方式決定名稱 。 聚樂社一 組副總幹事蔡紋堯緩緩道出 由來 , 提及在基隆保留至今的北管軒社 若是名稱還帶有組別數字 , 那絕對有超過 百年的歷史 , 作為聚樂社大公的一組 , 也 是其中之一 。 在百年歷史傳承中 , 蔡紋堯說道 , 聚 樂社早期一組成員都是崁仔頂的漁市搬運 工 , 在當時想要從事這份工作 必要條件 就是得加入聚樂社 。﹁ 這也是在保障藝師 的生活 , 在吹奏北管樂器之餘 , 讓他們有 份穩定的工作 。﹂ 蔡紋堯進一步解釋 , 以 往藝師人數是固定的 , 而且只能父傳子 , 連傳女婿都不行 。 但也因為聚樂社有套自己的傳承體 系 , 在北管音樂的吹奏和教學上 , 還能保 有一定的傳統 。﹁ 我常講聚樂社的大公一 組像是總公司 , 其他地方的聚樂社則是子 公司 , 如果有子公司開館 , 一組就會派老 師過去教學 。﹂ 蔡紋堯以企業來比喻聚樂 社 , 即使是聚樂社不同組別或軒社 , 學的 曲牌都大同小異 合奏起來也比較容易 。 儘管如此 , 社員間常態性的集合練 習 , 才是培養合奏默契的不二法門 。 在聚 樂社一組擔任小鼓手的蔡紋堯說 , 目前聚 樂社一組常吹奏的曲牌大約有 10 - 12 首 , 以中元祭迎斗燈出陣的經驗來看 , 大概有 八成 上的曲牌都會用上 。 不過出陣就代 表要一邊行進一邊演奏 , 把曲子背熟還只 是基本功 , 他說 :﹁ 每次出陣的曲目順序 是隨機的 , 要根據領頭的嗩吶頭手吹的 ﹃ 牌子頭 ︵ 曲牌開頭 ︶﹄ 而定 , 光聽頭手 吹出來的前三個音 , 他就要及時反應 是 哪首曲牌 , 才能敲出與曲牌相搭配的鼓點 節奏 。﹂ 在迎斗燈的過程中 , 福路派成員會在 西皮派的地界 , 禮讓對方先行 , 並改奏西 皮的曲牌 , 以示尊重 。 他分析同一首曲牌 中 , 相較於熱鬧的西皮派 , 福路派的使 用的音階相對較低 、 吹奏速度較慢 , 音韻 聽起來也相對較長 , 而在轉 西皮曲牌之 前 , 會穿插一段聽起來特別熱鬧的 ︿ 鬧虎 彩 ﹀, 提醒行進間的演奏者準備轉調 , 是 全台難能可聞的特色橋段 。 北管在基隆的發展源遠流長 , 蔡紋堯 說道 , 近年來愈來愈多人來到基隆參與中 元祭 , 希望藉此能讓更多人欣賞北管音樂 之美 , 聚樂社一組也透過開班授課 , 招集 新血 , 一同傳承在地的北管音樂 。 如何讓北管陣頭的每個成員 在行進間維持默契劃一的演奏水準 , 傳承有道的福路派自有一套規矩和秘訣 , 讓悠揚的樂音 , 一路不間斷 。 文字 | 田育志 攝影 | Vivienne Lin 圖片提供 — 聚樂社一組 副總幹事 ・ 蔡紋堯 民國 70 年代江姓輪値主普盛況 。 18 19 浪潮 WAV E ・ 拼陣頭代替打破頭 — 悠揚福路讚祥宴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