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背叛者,買辦者或勢利者,也有義者、反叛 者、反殖者與獨立者等等;這是他們的地下 網絡,用來反抗黨國,包括中國威權的凌 逼。這是臺灣甬道,主體性的蛹居,團聚各 住民,是魏海敏與京劇可以重新活過的所 在,活出自己的由來—正如來到洞口的光 照。沒有華服與粉粧,無礙,反而京劇尾腔 特有的綿長聲調,一句「一片忠心」的 「心」聲是纏繞許久的諸聲,是這甬道所能 予以共鳴、在此迴盪不已的地景聲響。 其實,京劇是清帝國兩百多年地方戲曲 諸聲的匯合,從它前身的徽調與楚調,混合 崑曲與秦腔,通稱「皮黃戲」,經由滿語漢 化的京音影響,聲樂性的「念白」再次因地 域差異而分化。那麼,當它傳到臺灣可以如 何呢?80-90年代有「雅音小集」引領現代京 劇的郭小莊,隨後有「當代傳奇劇場」的吳 興國解構京劇的國族性,進行跨文化的互文 詮釋與新創,篳路藍縷。此際,多虧導演王 景生為魏海敏搭造《千年舞台》自傳體,縱 使敘事力有未逮,但把京劇解除領域化倒是 有他的起心動念,格外讓人感受京劇的仍有 可為,可以有另一種「方言白」。京劇遠非 要臣服於統合論,也無須它表忠於國族,而 是解構大一統的中國虛構。它理當可衷心於 臺灣,活出它在臺灣的生態棲位,發明人 民,讓那裏的諸民與國家發聲。 24 俒⻋䘰黃 JUN 2021 註1: 參見「表演藝術評論台」,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之相關評論, 詳見右方QRcode 攝影:周嘉慧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