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權與文化主體性的道路上,若京劇能自許為 一種社會實踐,那它還能為自己開啟何等變 革與美學新局?紀慧玲與許仁豪俱已精準指 出,《千年舞台》不無有盲缺 或規避之 憾,即使京劇發出無力回天的喟嘆,也就是 當魏海敏在《穆桂英掛帥》唱出「難道說我 無有為國為民一片忠心?」。她心境上的糾 結?那可簡化了,因為我們得問:那是哪國 哪民? 中華民國?不再明白無誤,得重找。在 錄像裏,防空壕場景把魏海敏帶入甬道尋 訪,像是對國家的重新考掘。這其實是遁逃 的、敗走臺灣的流亡黨國,甚至防空壕是用 來潛逃國外,如圓山飯店那條密道,是甬道 的同款。這裏有黨國者或國族者,通敵者或 併台的威脅等等。對此,魏海敏倒是四兩撥 千金,坦然說出「為什麼我沒有感覺?」, 以及「這不是很重要的東西呀?」等等,輕 語帶過。但誰能保證京劇沒有政治性?正如 魏海敏的自承,京劇被國民黨改名為國劇便 是,金門的軍事碉堡臨時被改裝為戲台也 是。如今中國崛起,京劇能有的政治動員早 已幻滅,文化規訓也耗盡元氣,只有國家劇 院的殿堂才能賜予它至高的尊榮,舞台的影 像投映有一幕:台上望去的宏大觀眾席,跟 現場的觀眾面對面,形成一組對稱的鏡映場 景,魏海敏的演出便在兩者之間。 不是哪種政治認同才對,是政治正確、 或反過來抵抗政治正確的「不正確」才是 對,問題在於認同什麼。在臺灣追求政治主 23 2021 JUN 俒⻋䘰黃 攝影:周嘉慧 註1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