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展覽前段的創作歷程區整理藝術家創作的發 展與轉變,追溯她如何橫跨繪畫、行為與裝 置藝術,進而發展成多方位的創作者。澳洲 學習期間,首次用身體投入行為表演創作的 《成為畫》( Becoming Painting ,1994), 用畫布裹住身體並淋上紅色的瓷漆,嘗試 自講究技巧的窠臼中獲得解放;行為藝術裝 置作品《從DNA到DNA》( FromDNA to DNA , 1994)是她首度用線嘗試跳脫二維空間的創 作,則是使她感到蛻變重生的轉捩點。德國 學習期間,開啟身體表演的多種表現形式, 在行為藝術表演《嘗試.回家》( Try and Go Home ,1997)中,她赤身爬上斜坡面掘出的 洞穴,滾落再爬上去,將無法回家的困境與 自身不確定的存在,投射到作品中;而《浴 室》( Bathroom ,1999)為她第一件採用錄 像呈現的行為藝術作品,藉由在浴缸中沖洗 滿是污泥的身體,表達「即便清洗也無法抹 去的皮膚記憶」。 塩田千春的藝術實踐始終與其自身生命經驗 緊密扣合,捕捉身體感知與心理狀態的隱微 牽動,以其細膩感性的體察遊走於創作媒材 的邊界。移居德國在讓她不斷思考身份認同 的問題後,發展出以「皮膚」作為自我身分 認同的象徵,因此她將衣物比擬為第二層皮 膚,如本次展出的《時空的反射》( Reflec- tion of Space and Time , 2018),以密密麻 麻的黑線將白色洋裝與其鏡中的反射重重包 覆,到了作品《內與外》( Inside Outside , 2008/2021)則以建築工地拾得的廢棄窗戶 堆疊出一道牆,反思柏林圍牆倒塌後城市中 人事物的轉變,在此可見藝術家進而將牆、 門窗視為第三層皮膚的隱喻。當塩田在 2017年著手準備本展首站時得知舊疾復 發,此期間更加深對靈魂與身體、生與死等 命題的思索。《外在化的身體》( Out of My Body ,2019/2021)以紅色網狀牛皮連結攤 放的手腳青銅鑄模,藉此與身體對話,表 達身心碎裂的束縛感。錄像作品《關於靈 魂》( About the Soul, 2019)中,藝術家 詢問一群德國學童:「靈魂是什麼?靈魂 在哪裡?是什麼顏色?動物是否有靈魂? 人死後靈魂是否會消逝?」等問題,召喚 我們思索存在的奧義。 12 俒⻋䘰黃 JUN 2021 上╱塩田千春,《時空的反射》,2018 ,白洋裝、鏡子、金屬框、 Alcantara黑線,280 x 300 x 400 cm, 由Alcantara S.p.A. 委託製作 中╱塩田千春,《集聚—找尋目的地》,2014/2021, 行李箱、馬達、紅繩,尺寸依空間而定 下╱塩田千春,《內與外》,2008/2021,舊木製窗 尺寸依空間而定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