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冬季號
矚 目 focus 他 早 年 主 要 創 作 花 卉 ︑ 走 獸 ︑ 鳥 類 等 寫 實 題 材 ︐ 並 受 中 國 傳 統 畫 家 如 石 濤 的 影 響 ︒ 然 而 ︐ 隨 著 時 代 與 個 人 藝 術 視 野 的 拓 展 ︐ 他 逐 漸 從 寫 實 轉 向 抽 象 ︐ ﹁ 我 不 喜 歡 臨 摹 別 人 的 ︐ 我 喜 歡 創 造 ︑ 寫 自 己 的 ︒ ﹂ 他 堅 信 藝 術 的 本 質 在 於 創 造 ︐ 並 強 調 : ﹁ 藝 術 是 創 造 性 的 ︐ 不 能 老 是 畫 清 朝 ︑ 明 朝 的 東 西 ︐ 要 畫 當 今 的 世 界 ︐ 要創新︒﹂ 他 指 出 ︐ 自 己 的 抽 象 畫 風 融 合 了 傳 統 的 筆 墨 功 底 與 現 代 的 創 意 思 維 ︐ ﹁ 沒 有 傳 統 根 基 ︐ 就 像 一 個 人 站 不 穩 ︐ 但 也 不 能 固 步 自 封 ︐ 還 是 要 創 造 ︒ ﹂ 他 的 作 品 既 承 載 水 墨 畫 的 線 條 美 學 ︐ 又 受 到 西 方 抽 象 藝 術 的 啟 發 ︐ 形 成 了 一 種 獨 特 的 藝 術 語言︒ 基 隆 ︐ 蕭 仁 徵 不 僅 是 一 位 畫 家 ︐ 更 是 學 生 們 的 啟 蒙 者 ︒ 他 曾 於 多 所 國 中 ︑ 小 ︑ 高 中 擔 任 美 術 教 師 ︐ 帶 領 學 生 發 揮 創 造 力 ︒ 他 特 別 強 調 : ﹁ 我 鼓 勵 學 生 不 要 固 步 自 封 ︐ 要 打 開 觀 念 ︐ 吸 收 現 代的思想︐ 他 認 為 ︐ 畫 畫 不 應 追 求 逼 真 的 模 仿 ︐ 而 應 賦 予 作 品 更 多 的 想 像 與 創 造 ︐ ﹁ 畫 山 不 一 定 要 像 山 ︐ 畫 樹 不 一 定 要 像 樹 ︒ 腦 袋 裡 若 只 想 著 ﹃ 畫 得 像 ﹄ ︐ 創 造 力 就 被 限 制 住 了 ︒ ﹂ 他 的 教 學 理 念 深 深 影 響 了 許 多 學 生 ︐ 也 為 基 隆 的 藝 術 氛 圍 注 入 了活力︒ 即 便 高 齡 將 近 百 歲 ︐ 蕭 仁 徵 依 然 持 續 創 作 ︒ 他 在 基 隆 的 工 作 室 內 ︐ 擺 滿 各 種 大 小 的 畫 紙 ︐ 並 且 直 接 鋪 在 地 毯 上 作 畫 ︐ 實 踐 他 對 藝 術 的 無 限 熱 忱 ︒ 他 笑 著 分 享 : ﹁ 原 本 鋪 的 毯 子 都 畫 黑 了 ︐ 這 就 是 我日以繼夜創 的痕跡︒﹂ 對 於 未 來 ︐ 他 表 示 仍 希 望 透 過 畫 作 傳 遞 更 多 的 想 法 與 情 感 ︐ ﹁ 創 作 是 我 一 生 的 熱 愛 ︐ 我 會 繼 續 畫 下 去 ︐ 因 為 這 是 我 與 世 界 對 話 的 方 式 ︒ ﹂ 蕭 仁 徵 的 人 生 ︐ 是 20 17 16 在 秋水篇( 1998 ), 138x69cm 無題 No. 1 ( 2024 ), 240x124cm 藝術家蕭仁徵與自己親手改造的工作室 藝術家蕭仁徵經常於地毯上鋪上畫紙,便 開始從事創作,這樣的方式讓他感到更自 由無拘束。 持續不懈地推廣水墨藝術 畫是想出來畫、想是畫出來的 ──蕭仁徵百歲展 時間: 2024/12/14 至 2025/01/19 地點:基隆美術館 1 樓, 101 、 102 展覽室 藝 術 探 索 與 創 新 的 縮 影 ︐ 從 傳 統 水 墨 畫 到 抽 象 畫 的 轉 變 ︐ 為 他 的 創 作 旅 程 增 添 不 少 變 化 ︐ 藏 在 其 中 的 ︐ 更 是 一 種 對 生 活︑對土地的深刻感悟︒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