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春季號
16 17 依 照 兩 位 分 享 的 觀 點 來 看︐﹁ 社 造 ﹂ 不 只 是 關 注 自 己 所 住 的 里 或 社 區︐ 更 像 是 一 場 跨 區 域 性﹁ 從 社 區 到 社 會︑ 從 市 民 到 公 民 ﹂ 的 運 動︐ 兩 位 如 何 看 待 這 樣 的過程?有那些值 在 社 造 的 場 域 裡︐ 我 們 談 的 不 只 是 計 畫 或 行 動︐ 而 是﹁ 進 步 公 民 的 價 值 ﹂︐ 在 這 樣 的 觀 點 下︐ 每 個 人 都 是 獨 立 的 主 體︐ 並 且 能 夠 從 自 身 的 需 求 與 處 境 出 發︐ 思 考 他 們 能 做 什 麼︑ 想 做 什 麼︐ 社 造 能 如 何 協 助 他們面對與改善困境︒ 舉 例 來 說︐﹁ 社 團 法 人 基 隆 市 盲 人 福 利 協 進 會 ﹂ 提 了 ﹁ 看 不 見 旅 遊 團 ﹂ 的 計 畫︐ 邀 請 參 與 者 戴 上 眼 罩︐ 透 過 觸 覺︑ 聽 覺 去 感 受 城 市︒ 在 計 畫 中︐ 他 們 也 把 路 平 議 題︑ 友 善 店 家 的 推 廣 都 融 合 進 去︐ 這 些 設 計 不 只 是 體驗︐更是讓一般人重新思考公共空間的可及性︒ 有 趣 的 是︐ 這 些 視 障 者 在 參 與 社 造 後︐ 反 而 變 得 比 一 般 市 民 還 更 積 極︒ 他 們 會 帶 著 人 去 巡 騎 樓︑ 去 檢 查 障 礙 物︐ 有 一 次 還 帶 隊 遊 走 基 隆 街 頭︐ 講 解 為 什 麼 我 們 需 要 注 意 騎 樓 高 低 不 平︑ 抬 頭 容 易 撞 招 牌 ︙︙ 等︐ 這 些看似微小︐卻實際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大事︒ 我 也 認 同 向 老 師 所 說︐ 從 社 造 的 角 度 來 看︐ 他 們 就 是 一 群 公 民︐ 我 們 應 該 把 那 些 標 籤 都 拿 掉︒ 就 像 我 們 社 區 裡︐ 有 基 隆 著 名 的 紅 燈 區﹁ 鐵 路 街 ﹂︐ 而 我 父 親 很 早 就 在 倡 議﹁ 紅 燈 區 文 化 ﹂︐ 用 在 地 的 文 化 視 角 來 看 待︐ 因 為 那 就 是 他 們 的 職 業︐ 他 們 是 靠 自 己 的 能 力在生活︐也有自己的價 所 以 我 認 為︐ 社 造 如 果 是 一 股 希 望 讓 社 會 變 得 更 好 的 力量︐那麼它就應該是人人都能參 不 管 他 是 什 麼 身 份︑ 做 什 麼 職 業︐ 我 們 都 該 把 標 籤 拿 掉︐ 因 為 真 正 重 要 的︐ 是 他 們 想 做 什 麼︑ 想 倡 議 什 麼︒ 就 像 我 透 過﹁ 藝 術 的 眼 睛 ﹂ 引 導 大 家 去 理 解 生 活︐ 盲 人 則 是 透 過﹁看不見的眼睛﹂︐讓人們重新看見城市︒ 對 未 來 想 要 進 入 社 造 的 年 輕 朋 友 們︐ 兩 位 會 給 他 們 什 麼 方 向 或 建 議 呢? 或 是 他 們 可 以 再 去 多 著 重 什 麼 思考面向呢? 我會建議︐先做人︐再做社造;先生活︐再提計畫︒ 奇 鴻 之 所 以 能 夠 順 利 執 行 社 造 計 畫︐ 是 因 為 他 打 下 了 很 好 的 生 活 基 礎︒ 他 很 快 就 與 在 地︑ 學 校︑ 公 部 門 建 立 連 結︐ 這 樣 的 互 動 讓 他 的 行 動 能 夠 持 續 前 進︒ 如 果 今 天 他 對 左 右 鄰 居 不 熟︐ 也 不 清 楚 怎 麼 和 學 校 溝 通︐ 更 不 知 道 該 怎 麼 與 公 部 門 互 動︐ 即 使 滿 腔 熱 血︑ 理 想 滿滿︐也可能會走得跌跌撞撞︒ 現 在 的 政 府︐ 從 中 央 到 地 方︐ 對 青 年 的 支 持 是 非 常 積 極 的︐ 願 意 給 的 資 源 也 不 少︒ 這 當 然 是 好 事︐ 但 也 衍 生 出 一 些 問 題︒ 許 多 年 輕 朋 友︐ 可 能 因 為 缺 乏 在 地 生 活 經 驗︐ 對 地 方 的 議 題 不 夠 了 解︐ 導 致 他 們 想 做 的 事 雖 然 出 發 點 很 好︐ 但 和 當 地 實 際 需 求 連 不 上︐ 變 成 只 是實現自己理想的計畫︒ 比 方 說︐ 假 設 奇 鴻 今 天 到 一 個 地 方 說 :﹁ 我 們 一 起 來 做 個 裝 置 藝 術 吧!﹂ 那 其 實 是 他 個 人 的 構 想︐ 別 人 只 是 配 合 他 而 已︒ 這 樣 的 計 畫 就 不 是 從 土 地 長 出 來 的︐ 也 很 難 產 生 真 正 的 共 鳴︒ 政 府 現 在 願 意 支 持 的 程 度︐ 和 過 去 相 比 確 實 大 很 多︐ 這 有 好 有 壞︒ 支 持 多 了︐ 反 而 容 易 讓 一 些 人 在 還 沒 有 生 活 感︑ 還 沒 有 真 正 認 識 社 區︑ 建 立 人 際 網 絡 之 前︐ 就 急 著 去 提 計 畫︒ 但 這 樣 做 出 來 的 東 西︐ 很 可 能 只 是 個 人 意 志 的 展 現︐ 難 以 成 為 真正能凝聚社群的行動︒ 我 完 全 認 同﹁ 先 生 活︑ 再 提 案 ﹂ 的 觀 點︐ 因 為 我 看 到 很 多 年 輕 人 有 理 想︑ 有 想 法︐ 卻 少 了﹁ 傾 聽 ﹂︐ 雖 然 知 道 自 己 想 做 什 麼︐ 卻 未 必 知 道 社 區 真 正 需 要 什 麼︒ 我 自 己 也 曾 經 不 含 蓄 地 說 過 : 我 這 幾 年 的 在 地 製 造之所以被認同︐是因為我真的一步步從在地扎根︒ 像 我 每 年 做 的︽ 小 雨 滴 ︾ 系 列 活 動︐ 坦 白 說 是 吃 力 不 討 好︐ 但 我 一 直 有 個 核 心 理 念﹁ 在 地 人 做 在 地 事 ﹂︐ 所 以 盡 可 能 找 在 地 廠 商︒ 然 後 你 會 發 現︐ 這 些 協 力 的 夥 伴 們︐ 反 而 跟 我 一 樣 重 視 作 品︒ 他 們 多 半 在 台 北 工 作︐ 卻 因 為 這 些 作 品︐ 重 新 連 結 到 自 己 生 長 的 地 方︐ 這是很動人的過程︒ 記 得 有 一 年 我 想 用 回 收 塑 膠 製 作 ﹁ 雨 滴 殼 ﹂ ︐ 在 網 路 上 找 了 間 回 收 塑 膠 廠 ︐ 沒 想 到 對 方 老 闆 親 自 回 電 給 我 ︐ 說 他 老 婆 是 基 隆 人 ︐ 聽 說 了 這 個 活 動 很 支 持 ︐ 還 說 : ﹁ 你 想 怎 麼 做 都 可 以 ︐ 我 來 幫 你 處 理 ︒ ﹂ 那 個 瞬 間 真 的 很 感 動 ︒ 今 年 老 闆 更 特 別 找 了 基 隆 七 堵 工 業 區 的 回 收 材 料 ︐ 真 正 地 把 基 隆 的 材 料 再 回 收 到 孩 子 手 中︐從廢料成為藝術︐更加落實環境永續的在地教育︒ 所 以 我 常 說︐ 現 在 是 我 最 隨 心 所 欲 的 階 段︒ 因 為 這 些 年 我 所 耕 耘 的 網 絡︐ 正 悄 悄 地 回 應 著 我︒ 這 些 從 土 地︑ 從 關 係 中 孕 育 出 來 的 成 果︐ 不 只 是 藝 術︐ 而 是 生 活本身的厚實與滋養︒ 李 李 向 向 K K 矚 目 focus - 2023 山海環境藝術,與深美國小學生一同製作《漂流之海》。 - 基隆市盲人福利協進會 - 看不見旅遊團。 - 2021 山海環境藝術,與碇內國中學生一同製作《塑膠雨》。 1 2 3 1 2 3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