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春季號

有 些 東 西 如 果 不 說︐ 就 只 是 一 個 存 在︐ 容 易 淹 沒 在 時 間 的 洪 流 中 ; 但 如 果 透 過 對 話 與 活 動 交 流︐ 就 能 賦 予 意 義 和 生 命 力︐ 持 續 活 躍 在 時 間 的 舞 臺 上︒ 就 像 瑪 西 社 區︑ 八 南 社 區 將 社 區 的 歷 史 遺 構︑ 生 態 資 源 轉 譯 成 文 化 導 覽︑ 手 作 體 驗 等 不 同 遊 程 路 線︐ 增 加 社 區 與 內 部 居 民 和 外 部訪客的互動︐為社區帶來活力新 文 林郁姍 圖 林飛海 社區 新風 西 社 區 和 八 南 社 區 都 有 意 識 到 他 們 所 在 位 置 先 天 優 良︐ 有 具 懷 古 幽 情 的 歷 史 遺 構︐ 也 有 充 沛 富 饒 的 生 態 資 源︒ 社 區 居 民 團 結 起 來 盤 點︑ 了 解 自 己 家 鄉 的 輪 廓︐ 再 保 護 並 適 度 運 用 資 源︐ 發 展 社區亮點︒ 以書籍紀錄耆老記憶 用走讀串連遺構故事 重塑 Shape 瑪 陵 地 區 1950 至 1970 年 代 間 礦 業 發 達︐ 當 地 的 焦 炭 窯 採 用 瑪 陵 山 區 生 產 的 麻 尾 石 堆 疊 建 成︐ 蔚 為 一 大 特 色︐ 如 今 僅 遺 留 的 一 座 可 說 相 當 珍 貴︒ 瑪 西 社 區 的 社 造 重 要 推 手 之 一 林 飛 海︐ 其 父 親 就 曾 在 當 地 的 日 德 煤 礦 工 作 過︐ 他 與 社 區 夥 伴 以 煤 礦 作 為 亮 點 申 請 農 村 再 生 計 畫︐ 將 老 礦 工 的 口 述 歷 史 集 結 成 書︐ 記 錄 礦工聚落阿班嶺︵今瑪西里民大會堂一帶︶的興衰︒ 自 煤 礦 衍 生︐ 瑪 西 社 區 還 推 出 多 樣 化 的 周 邊 商 品︐ 提 供 來 參 訪 的 遊 客 體 驗︐ 透 過 手 作 認 識 瑪 西 社 區 的 文 化︒ 林 飛 海 解 釋︐﹁ 以 前 礦 工 出 坑︑ 入 坑 都 要 掛 名 牌︐ 我 們 借 用 了 這 個 概 念︐ 利 用 也 是 瑪 西 社 區 曾 經的重點產業 —— 樟 木 來 做 鑰 匙 圈︐ 幫 遊 客 刻 上 姓 名 跟 出 入 瑪 陵 坑 的 日 期︐ 走 讀 完 也 帶 走 鑰 匙 圈︒﹂ 此 外 還 有 混 合 煤 礦 和 玻 璃 砂 做 成 亮 晶 晶 的 黑 金 魔 法 罐︑ 象 徵 煤 炭 塊 的 黑 色 擴 香 石︑ 社 區 媽 媽 烹 煮 的 礦 工便當等 ⋯⋯ ︐ 林 飛 海 並 成 立 手 創 園 地︐ 開 發 小 礦 車材料包︐組裝後可當筆筒或桌上置物籃︒ 再 看 到 呈 現 狹 長 形 的 八 南 社 區︐ 北 邊 生 活 圈 在 基 隆 高 中︑ 八 堵 車 站 一 帶︐ 南 邊 生 活 圈 在 七 堵 大 華 橋 附 矚 目 focus - 八南社區在富健山開展生態導覽。 - 以瑪陵山區馬尾石建成的焦炭窯。 1 2 2 1 10 11 瑪 使用樟木製作,刻上遊客姓名跟出入 瑪陵坑日期的入坑名牌。 透過手作礦車,讓民眾深刻了解過去的採礦活動。 八南社區理事 周文聖 飛海手作工作室負責人 林飛海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