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夏季號
文字 | 林佳蕙 攝影 | Ray Chang 海派辦桌 , 大開流水席 , 農曆七月的中元節對於基隆人而言 , 不僅僅是禮敬好兄弟的時分 , 在傳統上也是親友團聚的重要月份 , 在一城宛若嘉年華會的氣氛中 , 遊子回家吃飯 , 大家的情感更緊密 。 浪潮 WAV E ・ 回家吃飯 被視為年度大事而動員全城的 ﹁ 鷄籠 中元祭 ﹂, 除了名盛全台的農曆 7 月 14 日 放水燈遊行和 15 日的普度盛會之外 , 對於 在地人來說 , 農曆七月的到來 , 也意味著 開啟了時長為期一個月的團圓宴 。 身為基 隆子弟 , 除了一般的傳統三節 , 在團圓過 節的這件事情上 , 也比他鄉遊子更多了些 契機與幸福感 。 ﹁ Bonjour 朋廚 ﹂ 烘焙坊創辦人王兆 豐 , 從小在基隆長大 , 對於這樣的傳統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 除了在中元普度的那一 天 , 當年負責主普的姓氏宗親會會負責殺 豬公 、 分豬肉 , 大家一起吃頓豐盛的晚餐 之外 , 每一戶人家也還要再挑選一日 , 自 行祭拜 , 他說 :﹁ 七月就是好兄弟的過年 , 也是基隆最熱鬧的時候 , 記得小時候這一 整個月都在吃辦桌菜 , 那菜餚的豐盛程度 甚至遠超過除夕 , 因為大家在農曆新年不 會吃那麼多東西 。﹂ 每當時節到來 , 大家會以自己居住的 街區為單位 , 左鄰右舍商量彼此方便的時 間後一同祭拜 , 並在祭典後舉行封街的流 水席 , 邀請親友前來用餐 。 因此 , 基隆農 曆七月的辦桌 , 並非僅以家族成員為核 心 , 更具鄰里共睦的意義 。﹁ 除了自家拜 拜的日子 , 親戚朋友也會祭拜好兄弟 , 每 個住宅區的時間不一樣 , 大家輪流辦桌 , 所以我們常常是在這一日在姑姑家吃完飯 之後 , 隔幾日又同樣的一批人又到了叔叔 家吃飯 , 加上每一戶人家邀請來的賓客 , 非常熱鬧 。﹂ 王兆豐記得在過往的年代 , 總鋪師會 06 0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