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夏季號

手工製作的壽香 , 曲線 細 緻 又 柔 和 , 但 因 為 原物料上漲以及後繼無 人 , 目前已經停產 。 使用竹子製作的手工金紙 , 品質良好 , 比起木柴製造的 更加環保 , 加上製作過程繁 複 , 更添祭祀時的儀式感 。 文字 ─ 黃映嘉 攝影 ─ 莊智淵 會不厭其煩地解釋 ,﹁ 金紙上面有經文 的不算錢 , 它主要用途是消業障 , 蓮花 也是 , 都是把經文化成各種形狀 。 所以 如果有人要來買金紙 , 我也會先問是要 給錢花呢 ? 還是要消業障呢 ?﹂ 如果是 更有心的祭祀者 , 莊瑋縈也會指導摺蓮 花跟元寶的方式 , 讓兩個世界能透過這 些物品而心意相通 。 而基隆最著名紙紮 龍船 , 則是由店家親手摺製 , 莊瑋縈表 示 , 會根據每個民家需求不同 , 或大或 小 , 都只為了祈求平安順遂 。 不過隨著時代改 變 , 莊瑋縈接手金紙店 之後 , 所做的改動便是朝 著 ﹁ 客製化 ﹂ 方向前進 。 她觀察到 , 現 代人喜歡店家先幫忙組合好 , 於是內容 物包含金元寶 、 銀元寶 、 台幣美金 、 紙 紮衣服鞋子 ⋯⋯ 等物品的組合包便因運 而生 ,﹁ 傳統都是單燒金紙 , 但畢竟還 是不方便 , 因為種類太多了 , 全部都拿 不僅量多 、 現代人也不會用 , 所以我就 把它組合好 , 光是紅包袋我就分 3 種 , 或是知道客人需要什麼 , 我們也會一起 討論組合方式 。﹂ 除了祭拜祖先的物品需要客製化 , 金紙店也有販售祭祀神明的訂製物 , 尤 其在基隆的農曆七月 , 大街小巷都能感 受到祝禱氣氛 , 如果能端出最體面 、 最細緻的祭祀物 , 或許能沾染到更多好 運 。 莊瑋縈拿出了相當精巧的壽香與我 們分享 ,﹁ 這是目前唯一還使用手工製 作壽香的廠商 , 過去虔誠的長輩都會呈 上這種香 , 而且手工柔和感是機器製作 比不 的 , 幾乎是個藝術品呢 。﹂ 聞著 店裡令人感到安心的立香與金紙氣味 , 莊瑋縈雙手不停歇的摺著各式物品 , 傳 承與延續 、 信仰與尊敬是她至今還未停 歇的理由 。 位在愛一路 17 巷的松發金紙店已傳承 至第三代 , 目前由第三代接手打理 , 店面 的樣子一如往昔 , 如同最初人類對神鬼敬 畏的心 。 莊瑋縈提到 , 金紙店選在這裡落 腳 , 其實跟周遭環境有關 ,﹁ 相鄰的店家 都是傳統產業 , 而我們這條街都跟往生有 關 , 光是金紙店就有三家 。﹂ 因此 , 在這 樣的氛圍下營業 , 很難不長出對神靈崇敬 的態度 , 縱使摺元寶這項技術已經可以被 機器取代 , 莊瑋縈還是維持手工摺製的方 式 , 她淡淡地說 , ﹁ 我想這是一種信仰吧 、 也是對這個行業的信仰 , 不管給神明 、 還 是給祖先都是職業道德 , 也是阿嬤傳下來 的精神 。﹂ 空間不大的金紙店 , 堆滿各種祭祀用 金紙 , 有機會定下心來觀察 , 更會發現它 們的樣子都不相同 , 例如金紙上面的箔 , 就有金色給神明 、 銀色給往生者的差別 , 元寶也 亮面立體版本與印滿經文的摺紙 版本 , 若是初來乍到的祭祀新手 , 肯定會 迷失在眾多祭祀用品中 , 對此莊瑋縈也 祭祀觀念 , 依舊有人 , 每日摺著 蓮花與元寶 , 讓信徒傳送惦 。 而基隆獨有的 度文化以及海港 , 讓人們在農曆 7 月特別注重祭祀 , 金紙店更是肩負善盡 , 只為將虔誠之心帶到 。 22 23 作風 S T Y L E ・ 摺出信仰的輪廓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