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基北北桃藝文總覽》
賴純純的藝術以美學實踐作為自我 身份認同及質性自主性追尋之生命劇場, 透過藝術生產作為生活敘事及生命實踐 的文本及詩,如同將生命創作的嘗試、實 驗、及實踐,在其當代藝術的生產過程中 創作、吶喊、朗誦、及參與土地、社群、 及文化解構和再生產;在其超過五十年的 創作過程中,幾乎也是臺灣藝術歷史發展 的重要縮影及敘事文本。 1953 年出生於臺北, 1974 年畢業 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受廖繼春教授等啓 發,開啓了對色彩自性的探索,嗣後從 日本東京多摩美術大學圖像設計碩士修 習畢業,擴展了在空間、造形、及媒材 的多樣性嘗試;隨後又參與了美、法、 瑞士等地之藝術家交流計畫, 1986 年 成立 SOCA 現代藝術工作室( Studio of Contemporary Art )、 2000 年成立台灣女 性藝術協會。 2007 年將生活與創作的重 心轉向東部海洋,長居都蘭。 賴純純的創作形式與風格多元,從 抽象繪畫、新媒材繪畫、立體雕塑、空 快遞藝評 Art Criticism 藝術生產作為生活敘事及生命實踐的文本及詩: 賴純純北美館回顧展 文――― 陳朝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術評論聯盟副主席)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左/賴純純《無題》, 1977 ,油彩、畫布, 93 × 45cm 。 右/賴純純《無題》, 1977 ,油彩、畫布, 113 × 150cm 。 文化快遞 MAR 2025 2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