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基北北桃藝文總覽》
林摶秋與世界電影的輪舞曲 ● 資料提供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 《驚魂記》 ↑ 《丈夫的秘密(錯戀)》 林摶秋( 1920-1998 )出生於日本殖民 統治下的臺灣鶯歌,戰爭期間留學東京, 曾在新宿座的紅磨坊劇團專職編劇,也在 東寶電影公司擔任牧野正博等大師的副導 演,累積了影劇界的經驗。回臺後,他繼 續從事戲劇編導工作,直到戰後的二二八 事件。 1950 年代中期,隨著臺語片興起, 他創立了玉峯影業公司,為臺灣電影產業 奠定重要的基礎。 林摶秋曾自述「我的電影正是日本電 影」,所執導的電影中更多處可見日本小 說及電影的翻案手法。但日本影評人山田 宏一指出,林摶秋電影不只效仿日本電影, 更與世界各地電影的記憶結合。 以此觀點為例,若將《五月十三傷心夜》 ( 1965 )視為「失明妹妹」與「獻身姊姊」 的「姊妹親情片」,就與牧野正博的《鴉片 戰爭》( 1943 )相連,也和牧野正博參考 的默片大師葛里菲斯的《暴風雨中的孤兒 們》( 1921 )連結起來。《六個嫌疑犯》 ( 1965 )中,夜間雨中駕駛汽車的鏡頭與 省略手法、跳躍式的劇情及故事鋪陳的速 度感等,都與井上梅次的《死亡十字路》 ( 1956 )有著十分相似的感受,而與爵士 樂般的音樂結合,則讓人聯想到法國新浪 潮的傑作《死刑台與電梯》( 1958 ),還 有懸疑中的俯瞰角度拍攝躺在床上的人物 等畫面,可連結與希區考克的《驚魂記》 ( 1960 )。 林摶秋的電影,採取宛如「輪舞曲般」 的觀點去欣賞,才能領略許多獨到之處以 及多層次的魅力。 誠摯地邀請觀眾欣賞這份多層次的新鮮 魅力,讓我們跟著林摶秋電影的輪舞曲步, 一起與世界共舞吧! 03/01-03/29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新莊區文藝路 2 號) • 02-8522-8000 服務臺 • www.tfai.org.tw •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官網或電洽查詢 2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