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這種共同體的認同驅力,昭然若揭,也 是舞蹈為何事而舞的首要意義。但這種驅力 不是沒有代價,因為若越往「大他者」的象 徵次序走,用來集體想像或辨識的再現就越 加凝固,也就越有阻塞個體創發與流動的可 能,自我反觀就越受到集體意識的障蔽,或 受其撫慰與奧援而付出另一個代價:壓抑了 舞蹈思想的多重可能性。認同並不難,只要 有心;但感知技術的精妙,讓人夢迴沉吟, 那就無法便宜行事。也就是說,除了集體 性、同質性的象徵外,認同美學更有可能在 於軌跡或微型交感(sympathetic)的各種發 明。對象徵次序的美學開發,《十三聲》還 沒碰到這種危機,反而是它正處於提升認 統化,加劇它的另類張力,舞台燈光投射在 服裝上,間歇出現的錦鯉畫面,顏色對應了 鄭宗龍田調民間美學的色彩;有一段舞碼特 別醒目,人群依序堆砌支點,讓一位舞者踏 在上面走,逐步登高有如神祉的升天。不僅 如此,《十三聲》的象徵並不囿限於宮廟文 化,音樂創作及統籌者林強對屏東滿州古謠 的引入得到編舞共鳴,表達它更往整個臺灣 的在地認同。這已不是過去那種巨型文化理 念的接合,譬如東西文化的刻板符號,而是 潛入在地文化事物的各種細節裡去提取力 量,那是民藝的身段、唱腔、顏色或各種儀 式等等,且往往扣緊肉身感,尋求在地肉身 能在你我之間喚起心靈的共感。 25 2021 AUG 俒⻋䘰黃 攝影 劉振祥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