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基北北桃藝文總覽》

劉芳一《碉堡》。 同剝開城市表層,引導觀眾重新思考 城市地景中被忽略的隱性結構,以及 那些不易察覺卻持續變動的痕跡。 日本藝術家藤井光《被紅線劃分 的班級》以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後的 社會歧視為靈感。作品中,由扮演老 師的人將小學生分為「紅線(輻射警 戒區域)內外」兩組,營造出一種非 理性的歧視氛圍。而導演、攝影師以 及坐在合唱台上的觀眾,也進一步成 為了「旁觀者」,共同參與了這一結 構性歧視的形成。 劉芳一《碉堡》從聖經典故、高 雄鼓山洞的戰時遺跡,以及烏克蘭民 眾自製汽油彈的新聞出發,重組空間、 材質、聲音與對災難的想像,營造出 一個令人不安的感性場域。 幽默作為抵抗綱領:心理戰與侵 略威脅 張程鈞的兩件作品《二兵研發兵》 及《 Nice to See You 》 feat. 台灣通勤第 一品牌張家倫、何勁旻,前者從自身 役男經驗出發,設計「宣傳彈」計畫, 號召觀眾捐贈「開戰後敵方吃不到的 食物」,例如:臺灣經典零食或盟友 國的代表食物,製成空投型心理戰武 器,作品以輕鬆的語調點出對侵略威 脅、民主共識與國族意識之間的深刻 張程鈞《 Nice to See You 》 feat.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張家倫、何勁旻。 張程鈞《二兵研發兵》。 文化快遞 JUL 2025 25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