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藝術生活家 32 | 新北市藝遊  因應防疫,活動以主辦單位公告為主! 十年的中長期計畫列出,並保留滾動式調整 的空間,是為攻。 「怎麼關心長期沒有被看到的人?」 雖取消可能繼續深化團隊虧損的製作,但 當代傳奇劇場也不忘社會責任,選擇與合作 夥伴同甘共苦。首先確認外聘人力的經濟狀 況,雖最後未演出也尚未取得紓困金,但前 期工作費、排練費先結清。而舞臺技術的部 分,則預先支付後續製作的費用。 「如果依舊沒有辦法演出《蛻變》怎麼 辦?明年也沒辦法演出《凱撒大帝》怎麼 辦?……就是要有第二、三方案。」 優先設想最差之情境並將其設定為決策基 礎,是領導者必要但也困難的功課。當代傳 奇劇場深知社群媒體時代的資訊量爆炸,在 不犧牲傳統戲曲的藝術性和文化責任的前提 下與時俱進,於文化部提出劇場可能得線上 演出時,便已開始思索下一個十年的劇場形 式。 越是防疫宅在家 自我充實越不能停 表演方面除了課程、排練都轉線上。吳興 國說:「你先要看清楚,你在做的表演藝術 需要什麼養分?」 影視的寫實演員,除了反覆咀嚼經典電 影,自傳亦是重要的演員功課。從《宋家王 朝》飾演蔣介石,擷取童年記憶中的片段與 歷史史料以說服導演,到《逆局》飾演醫院 院長,精心揣摩虛構人物的真實情緒,吳興 國不只是演出故事裡的一個角色,而是理解 角色於文本中的用意,乃至於編劇或者作家 在撰寫劇情時的思想、政治脈絡。如同「方 法演技」( Method Acting )創始人史坦 尼斯拉夫斯基所說:「沒有小角色,只有小 演員」。 「京劇是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 兵,外國從來不朝這個方向發展,因為他們 明顯實化了。」吳興國認為,京劇表演的核 心不應是內容,而是體系,體系本來就是活 的。「越是疫情的時候,在家裡面,就兩個 榻榻米,你在那邊給我練,我也陪你練。」 他鼓勵團員與年輕的表演者,即便業界停 擺,也不忘自身對藝術的追求。 創作 是面對自己生命唯一的寄望 「我是一個不願意停止努力的人,我跟吳 興國都是這種個性。」林秀偉莞爾一笑。 「我真的像卡夫卡那種蟲的人,我不太理 外面世俗的東西,我只專心追求藝術最高境 界。」吳興國自嘲:「所有的創作都是面對 自己生命唯一的寄望。」 雖然嚴肅,但初從藝校畢業的他,如果不 這樣面對自己的選擇與生命,又如何能在觀 眾日益式微的京劇圈開創藍海。 「既然你看到他的美、優點跟浪漫,那你 要付出什麼?」吳興國質問。而這是一個在 時代巨變下,所有藝文工作者都該有的捫心 自問。 ↑三級警戒期間,吳老師與工作人員一起整理倉庫,檢 查大型布景。(當代傳奇劇場提供)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