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秋季號
常是八點檔 題曲 , 聽眾從阿公阿嬤 到孫子輩的都有 , 粉絲 叫我不用擔心 , 說我可 以唱到 80 歲 。 豐 日本時代的台灣民謠都 比較壓抑和悲苦 , 直到 70 、 80 年代有大量的演 歌改編 , 到我這一代則 開始出現西洋歌曲的元 素 。 龍姐的音樂型態能 滿足老一輩人的情懷 , 4 姊除了試著讓台日融 合的曲風普及化 , 也挑 戰了廣場舞 。 我覺得音樂的型態不是 單 一 的 , 而 是 在 ﹁ 讓 人哭 ︵ 發洩 ︶ 或笑 ︵ 開 心 ︶﹂ 的創作原則下 , 加入自己獨 , 像是我的 ︿ 我有罪 ﹀、 ︿ 失去你的夢 ﹀ 都在編 曲中加入了許多西洋元 素 , 現在的年輕人幾乎 不講台語了 , 我想讓台 語歌在年輕世代中也能 普及起來 。 在音樂與人生這密不可 分的關係中 , 音樂是否 帶給你們什麼樣的慰藉 或苦痛呢 ? 龍 36 年來 , 我每一年 ﹁ 至 少 ﹂ 都會出一張專輯 , 練 新歌 、 做造型 、 拍 MV , 搭八點檔主題曲 , 就像 我人生中的年度盛會 。 美 我雖然沒有一直待在歌 壇 , 但每次跟粉絲接觸時 也帶給自己很大的成就與 開心 , 現在我也嘗試寫 詞 , 希望能成為讓新人發 光發熱的幕後推手 。 豐 由於疫情帶來的不安 , 讓民眾有更多信仰 需 求 , 我最近創作了許多 宮廟歌曲 。 過程中必須 去了解 ﹁ 神的身世 ﹂ 和 ﹁ 在地的信仰文化 ﹂, 才發現許多事比我們所 看見 、 所想的還要深 遠 ; 又像南部與北部的 聽眾對音樂喜好也有差 別 , 繞了一圈之後 , 我 感受到台灣本身就擁有 自己的世界觀 。 三姊弟難得一起參與基隆 懷舊金曲音樂會 , 心情如 何呢 ? 曲目如何決定 ? 美 我們常在外地表演 , 很 熟悉如何跟粉絲互動 , 不過 , 第一次要回到家 鄉面對 的長輩和朋 友 , 心情有些忐忑 , 心 裡想著 , 是要唱最紅的 歌嗎 ? 要跟鄉親表達的 情感是什麼 ? 選歌時思 緒很複雜 。 龍 這是我們三個人第一次 合體回到家鄉表演 , 心 情很激動 。 除了各自的 代表作 , 我和弟弟考慮 合唱 ︿ 祝你一帆風順 ﹀, 描述的是行船人的家人 期待船員回航 , 還有行 船人靠天吃飯的心情 。 〈七天〉這首歌講的是, 無論失敗多少回, 明天都是新的開始。 對我來說, 能回鄉唱歌是 身為基隆人圓夢的起點, 也是我推動在地音樂的一個開始。 〈千石橋〉 描寫寧願在橋 也不願意喝下孟 忘記橋那端的人,故 能以這首歌再回到歌壇 我像是有了一個新的自己 江志豐 江志美 浪潮 WAV E ・ 歌手的夢土與鄉愁 16 1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