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11 Column 專欄文章 諧共處的寫照。豬小姐討厭玉米和燕麥,豬奶奶表示:「 玉米和燕麥對妳的身體好。 只要我還活著,妳啊,就得把它們吃下去。 」豬小姐不再抱怨,如果可以讓奶奶永 遠活著,她願意三餐都吃玉米和燕麥。看似平淡無奇的描述,卻足以彰顯出祖孫倆 的深厚情感。 有一天早上,豬奶奶覺得很累,沒有像平常一樣起床吃早餐,她一直昏睡,睡 到過了晚餐時間還沒有起床,豬小姐自己做了所有的家事,她試著邊工作邊吹口哨, 卻只能發出小小的、寂寞的嘆息。隔天早上,豬奶奶勉強下床吃了些東西就要出門: 「 今天有好多事要做,我得準備好。 」雖然豬奶奶沒說為什麼,但豬小姐已經知道 答案了。奶奶到圖書館還了書,去雜貨店結清所有的帳,還付了電費,最後把剩餘 的錢都交給豬小姐:「 小心收好,謹慎的用。 」豬小姐很想擠出笑容,可是嘴唇卻 不停的顫抖…… 如果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你最想做的是什麼?豬奶奶說:「 現在,我想好好享 受一頓。 」豬小姐以為奶奶有胃口,想吃東西了,沒想到奶奶所謂的享受一頓並不 是「吃」,而是要在道別之前去好好的感受這個世界一切的美好。她們一起散步, 欣賞樹葉上閃閃的亮光,想像雲朵們說著悄悄話,觀察湖面上的涼亭倒影,聽聽鸚 鵡的爭吵,聞聞土地散發的熱氣,也嘗了嘗雨水的味道。晚上回到家,豬小姐為自 己煮了一碗玉米和燕麥,全部吃光,並且清洗餐具,收拾乾淨。都已經到了離別的 時刻,為何還在描寫這些瑣事?其實作者希望傳達的是,豬小姐想要透過這些舉動 來回應奶奶的愛,他會在奶奶離開之後好好過日子,讓奶奶放心。夜裡,豬小姐躺 在奶奶身邊,她們最後一次緊緊抱著對方,直到天亮。 本書作者對整個情節發展以及對話的處理都保持著平和且含蓄的語調,沒有哭 天搶地的激情,卻能引發讀者更多的感傷與不捨,浮誇與聳動經常只能連結表淺的 感官刺激,作者運用內斂、細緻的書寫,展現深入心靈的智慧,不啻是更為動人的 傳遞方式。同樣的,相較於激情浮誇的生活態度,豬奶奶說再見的故事也提醒著我 們,生命中所謂的「美好」與「享受」應該是什麼?吃喝玩樂滿足的是物質與感官 的慾望,滿足物質慾望雖然可以帶來愉悅,但這種愉悅是短暫的,當人陷入追逐慾 望的惡性循環中,反而無法獲得真正的安頓與快樂,從許多層面來看,回歸單純的 生命狀態,講求心靈的充實與滿足或許才是值得我們努力的方向吧。 本文圖片由台灣東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書名:《豬奶奶說再見》 作者:文 / 瑪格麗特 ‧ 威爾德,圖 / 藍 ‧ 布魯克斯 譯者:柯倩華 小繪本大世界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