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基北北桃藝文總覽》

表演、國際論壇、展覽、市集,橫跨「演 唱會經濟」、「產業趨勢」及「城市行 動」三大領域,以音樂為主軸串聯藝術、 視聽、科技、遊戲、時尚等子議題,從 不同面向探討跨界合作,連結在地與 國際產業資源,勾勒文化產業未來的 可能性。 在「演唱會經濟」面向,不只是看 表演,更推動產業交流與跨域創作,讓 音樂帶動經濟動能。臺北小巨蛋演唱會 從民間徵求臺灣主辦單位,攜手優秀的 國內製作與合作團隊,為期 3 天萬人演 唱會邀請臺、日、韓表演陣容,打造高 規格、多元化的流行音樂表演;《 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延續《臺北音樂 博覽會 TMEX 》策展精神,網羅亞太 10 國超過 50 組藝人舉行跨國音樂展演。 《臺北非常 Live 》串聯本市在地音樂展 演空間,新生代音樂人、獨立樂團、爵 士及聲音藝術家在本市 23 間合作店家輪 番上演音樂表演,創造臺北市夜經濟。 在「產業趨勢」上,透過沉浸展演、 藝術策展與國際論壇,促進科技與文化 的對話,讓臺北與世界接軌,與未來對 話。《潮對流 TRENDY Fusion 》在双融 域 AMBI SPACE ONE 舉辦,邀集跨領域 講者分享潮流文化如何在科技支撐下持 續演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的《臺 北音樂博覽會 TMEX 》,作為亞洲最具 代表性的音樂產業展會,號召亞太 10 國音樂產業人士齊聚臺北,深化臺灣流 行音樂的國際布局。《台北創新創業總 匯 StartSphere Taipei 》,則在瓶蓋工廠 臺北製造所共探娛樂、媒體與科技融合 可能。 在「城市行動」中,文創走進捷運、 街頭與市民日常,把整座城市變成表演 舞台,邀請每個人都成為潮流節奏的共 鳴者,以多樣形式深入城市文化肌理, 打開音樂與文化更多元的可能性。位於 臺北市立文獻館的《請播 A 面第 2 首特 展》帶領觀眾回望 1950 至 1990 年代的 臺北流行音樂記憶;台北當代藝術館則 推出《我也想去美術館展一下》市集展 覽,打破傳統展間邊界,讓原創品牌走 入藝術場域,開啟展覽與生活的對話。 藝術行動更延伸至街區與日常空 間。台北國際藝術村主辦的《南方放 電 now 公館·巷弄藝術節》,將寶藏巖 的創作能量外溢至臺大水源市場周邊, 以裝置與聲音藝術串連街區記憶;《士 林仙界大派對》+ Silent Disco 則讓臺 北表演藝術中心化身為魔幻仙境,結合 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 文化快遞 AUG 2025 7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