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冬季號

白天的潮境 陸地上遊客 有人純粹在岸上 有人戴上裝備潛 海中 , 以各種姿態接近與我 陌生的海洋 ; 晚上的潮境公園 , 陸地上已無 人煙 , 但水面下的派對才正 隨著海洋聲景計畫啟動 , 透過海底錄音 機 、 海底麥克風收錄到的聲音 , 讓人們揭開原 本在夜晚難以記錄的生態樣貌 ,﹁ 就像台灣人 很愛往夜市聚集 , 晚上的魚 、 蝦也會一同聚 集在珊瑚礁上 。﹂ 助研究員林子皓笑著說道 。 接著 , 他指出用聲音來記錄生態 , 不僅沒有時 間限制 , 就算遇到颱風 、 強流 , 也能掌握海 底動物狀況 , 填補許多傳統方式的缺口 ,﹁ 以 基隆來說 , 因為冬天浪很大 , 一年之中有一半 時間無法下海調查 。 但是用自動錄音機做紀錄 的話 , 可以錄超過 3 個月也沒問題 。﹂ 林子皓從 2 0 2 0 年開始啟動海洋生 物多樣性聆聽計畫 , 期間遇到台灣疫情爆 發 , 明顯感受到 以端午 連假來做對比的 疫情爆發前 , 潮境公園 很常錄到潛水客的氣 聽起來很像聲音 霧霾 ; 但是疫情期間遊客減少 聲音顯得低 頻又安靜 , 不時還能聽到新的叫聲 , 反映出 人為干擾減少後 , 魚類聲音的多樣性便增加 了 。﹂ 除了聲音變化 , 林子皓也分享後續研 究員拿取水下收音器材時 , 發現錄音機上面 新生很多藻類跟藤壺 , 並且有魚類啃咬的痕 跡 ,﹁ 這也是當地生態正在恢復的跡象 。﹂ 透過不可視的聲音紀錄 , 有時能感受到的 資訊 , 遠比可視資料來得寬闊 。 林子皓提到 , 目前設定可收到的聲音頻寬範圍很大 , 例如 在綠島就很常偵測到海豚的聲音 ,﹁ 在潮境 , 白天很常聽到雀鯛的低頻嘟嘟聲 , 還有槍蝦劈 哩啪啦的聲音也很明顯 。 夏天晚上有多種在珊 瑚礁繁殖的魚類聲響 , 彷彿是大合唱 , 這些都 能作為珊瑚礁狀態健康的證明 。﹂ 12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