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秋季號
於是 , 在郭旭原與黃 刀之下 , 以太平國小的縱軸 向度出發 , 串聯在地時間與空間 黃惠 美提到 , 從 1 1 3 巷上來 , 會先穿過 老社區階梯與巷弄 接著抵達太平國小 的一樓廣場 , 隨後走上為改建而設計的 木造樓梯至頂樓 , 形成縱軸的串聯 , ﹁ 其中木造樓梯是我們的新嘗試 , 它會 從外牆連接至屋頂看台 , 步行時就能飽 覽 1 8 0 度的基隆景觀 。﹂ 從山下到山上的路途 , 是一段老時 光演進至現代的過程 , 而建築本身更是 一場有趣的實驗性減法工程 。 郭旭原認 為 , 當城市已經長滿建築之時 , 需要的 不是大興土木 , 而是透過減法 , 慢慢揭 露時間留下的韻味 ,﹁ 我們保留了很多 教室原有的樣子 , 像是黑板 、 窗戶 、 斑駁的牆面 , 還有把一樓原有的圍牆打 掉 , 除了能夠延攬市容景觀 , 更呈現歡 迎大家進來參 整體改建案 大都維持減法工程 唯獨最右側改以嶄 新樣貌登場 ,﹁ 如此一來 , 便跟左側舊 校舍形成兩個端點 , 運用橫軸向度連 結 , 構成共時性空間 。﹂ 而右側的嶄新空間 , 將保留給靑鳥 書店進駐 , 希望透過書本與文化 , 帶動 社區的活絡性 , 進而影響整個區域的建 築風貌 。 徐燕興分享他多年對城市美學 的研究提到 ,﹁ 太平國小廢校原因是人 口老化 , 通常年紀大的人較害羞 , 不會 主動與社區有所呼應 , 但是透過書店 舉 辦活動 、 市集 , 讓他們可以共同參與 , 同時也期待在私有建築方面 , 能跟環境 有所呼應 , 共同為城市美學努力 。﹂ ● 黃惠美 建築師 , 以多年改建老屋的經驗 , 為太平 國小進行減法工程 , 呈現新舊融合的氛圍 。 浪潮 WAV E ・ 外部觀點 | 迎賓客廳 0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