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化開傳05】

31 30 專欄文章 Column Column 專欄文章 打開與縫合、再現大沙灣歷史場景攻略 8.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系列主題報導之「大沙灣石圍遺構考古發掘計畫」 文/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專案辦公室 打開「新砲台」 坐落於大沙灣地區的歷史建築石圍遺 構,僅剩餘一處斷垣,給後世留下了許多遐 想。其身分多年來也在各方專家學者及文 史工作者的推論中,有著不同角度的歷史 解讀。在本次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中,特別啟動了本案考古發掘計畫,試圖正 式發掘出這座遺構的真實身分。本計畫考古 團隊透過一張於法國國家圖書館找到的珍貴 歷史照片,認為已可證實這座遺構的身分為 歷史上「大沙灣砲台」的殘跡。接下來,團 隊則是希望循著這個線索,繼續發掘並劃定 這座砲台的正確方位及延伸範圍。 找到過往大沙灣的痕跡 本計畫於石圍遺構周邊進行探坑發掘, 但在 108 年 4 月中正區公所執行人行道鋪面 施作工程的整土作業所挖出的土方中,發現 許多牡蠣、陶片等考 古遺物,因此文化局 依文資法要求停工, 並請本案考古團隊先 行發掘。本區探坑雖 因近代建築影響導致 地層擾亂與回填現 象,但回填層以下仍可清楚看見文化層、 自然地層演進、以及兩層疑似為如「1867 年基隆海嘯」這類異常事件所造成的淺 褐色粗砂地層。 另外兩座探坑分別位於石圍遺構建 構物兩側,在地層上除了近代擾亂層外, 可見黏土層及粗砂層,以及遺構向下延 伸的三合土。也發現了醬色硬釉陶、青 花瓷片、玻璃、銅錢、紡輪已及少量的 史前陶片,初步可見大沙灣地區除了近代生活的建築遺留外,在更早以前就有了先 人的足跡。 縫合歷史與當代 雖然在考古學上被擾動後的地層有損其研究價值,但市長林右昌也表示,未來 考古探坑都以不回填並作為教育展示功能為原則,因此任何的發現對城市空間、以 及規劃設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故事。市長更指示沙灣地區正在執行中的願景公園、 以及歷史核心策展等團隊,對本區的考古發現、以及文化與歷史都必須有所認識、 且將相關元素納入設計中緊密結合,才能帶給市民具有深度的歷史場景再現。 本計畫目前正在考古發掘初期階段,在未來工作過程中將不 定期分享考古發現給有興趣的市民大眾,歡迎繼續關注「大基隆 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粉絲專頁之最新訊息。 圖1: 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之1885年基隆大 沙灣地區照片,可見大沙灣砲台當時狀況。 圖2: 三角公園旁探坑地層分層圖。 圖4: 穿孔石紡輪,於石圍遺構旁本計畫第二探 坑中發現。 圖5: 複合紋飾腹片,於石圍遺構旁本計畫第二 探坑中發現。 圖6: 穿孔石紡輪,於石圍遺構旁本計畫第三座 探坑之地層分層。 圖3: 三角公園旁探坑地層分層測繪。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