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冬季號

文字 ─ 林佳蕙 攝影 ─ 黃政達 、 黃郁仁 、 Vivienne Lin 圖片提供 ─ 許伯元建築師事務所 見證了一段又一段港灣變遷史的雙層老房屋 , 這裡曾是大家記憶中的正濱舊漁會大樓 , 近日經修復後 , 大家看見了它在時光浸濡之下更顯深厚的歷史魅力 , 在眾人對這棟建築重啓的期待 , 它將成銜接今 與過往的重要場域 。 浪潮 WAV E ・ 建築混搭─建築師 × 漁會正濱大樓 Architectural evolution 那個年代 , 鋼筋混凝土都很貴 。 用這樣的材料蓋了這樣的房子 , 表示日本人非常重視這樣的建築物 。 船隻往來頻繁的基隆港灣邊 , 有座佔地百坪 的建物 , 矗立於東岸一隅 , 相較今日因船隻裝卸 等港運事務而顯得繁忙的角落 , 正靜待下一階段 使命的這棟樓房 , 雖暫顯淸寂 , 但那宣諭著昔日 榮光的巨大量體 , 卻有著不容忽視的存在感 。 對年長一輩的基隆人而言 , 這裡是他們記 憶中的正濱舊漁會大樓所在地 , 但這棟房子的 歷史其實更為久遠 。 它創建於 1 9 3 4 年 , 原隸屬於日治時期以發展漁業為旨的官方單位 ﹁ 水產館 ﹂, 戰後有段時間則由海軍管理 。 1 9 6 3 年漁會洽購接管 , 直至 1 9 7 5 年政 府興建八斗子專用漁港 , 漁會才陸續搬遷至新 址 , 在這之前 , 它曾是北部漁業的運轉核心 。 負責修復這棟歷史建物的建築師許伯元回想 自己初入此處勘查時 , 從建築的結構 、 建材以 及諸多細節 , 都能感受到建設者對這個港口所 抱持的期待 , 以及藉這棟樓房所展露的雄心 , 他說 :﹁ 那個年代 , 鋼筋混凝土都很貴 。 用鋼 筋混凝土蓋 了這樣的 房 子 , 表 示 日本人非常重視 這樣的建築物 。 他 們花了很大的力氣開 發基隆港 , 希望把這裡建設成重要的基地 。﹂ 落成之初 , 這裡的一切都顯得很時髦 。 洋式 建築採用在現代主義吹拂之下而生的歐洲分離派 風格 , 大開大合的建築線條加上幾何形開口或窗 戶 , 以俐落的視覺效果 , 昭示著新時代的來臨 。 其內除了有臺北州水產會基隆支會事務所 、 水產 試驗場 、 魚市事務所的辦公室 , 還有郵便局 、 浴 場 、 理髮室 、 公眾食堂 、 炊事場 、 宿泊室等便利 設施 , 可想見當年人貨往來的榮景 。 而這座設有中庭的口字型建築 , 不僅通風 、 採光良好 , 在廊道的設計上 , 也針對台灣氣候 06 07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