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幽深、絲絲入扣,距離可遠借成近景、層次 可以隔而不分、分而不離,如此紮實厚重卻 又有層次呼應的構成,實已把「水墨的感官 曖眛性」開展成「彩墨的多元知覺性」的新 境界裡漫溯。 登益先生一方面掌握著傳統繪畫具象寫 實的物理原則的精髓,進入極致的微觀狀 態,而總體的面貌或用抽象寫意的想像空 間,採實驗創新在色彩、構圖技法上注入抽 象表現的精神性,從而賦予作品時代感與當 代性。比如在漬墨法及水拓法上運用了彩墨 的疊置與滲透性,將相疊的紙張濕潤後加墨 添色使之滲入紙中與水交混相融,形成濃淡 變化豐富自然的肌理,猶如水面亦動亦靜的 狀態、栩栩如生,在紙上產生各種變化,以 此應運而生自然效果取代以筆所雕琢出的痕 跡,使得巫先生的彩墨作品呈現整體渾然天 成的靈氣,所謂師法自然、渾然而為一體, 確如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文中的登 頂卻仍充滿敬畏天地自然的謙遜。 如果傳統筆墨所追求的在於各種「形意 皴法」的完整,那麼登益先生的筆墨則是試 圖另闢反道而行「形於無法」的騷動,誠如 老子曰:「反者,道之動也」,在刻意跳脫 筆墨的圍場之後,巫登益先生的的畫作,無 論山水、人物、明月、枯樹、貓頭鷹、皆試 圖創造具有當代性的主題和反思。而特別是 在大地山水創作中,如在今年的臺北藝博展 的主題「江山帝景」,巫先生更試圖在作品 中完成其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其複雜而豐 富的「層次感」,而此層次感最令人嘆為觀 止的則是在其畫中解構新造了新的形體關 係,產生各種「被境象化」的疊置山塊,而 其交疊的輪廓賦予了山水一種明晰物象所不 能想像的「虛實交錯的生命感」,透視於物 象之外的須彌芥子,實則虛也、虛也實也; 登益先生以畫言說,卻也「不說」,但求觀 者能「拈花一笑」。畫如風、畫如幡,意在 心動,不在畫裡、卻在畫中。 27 2021 NOV 俒⻋䘰黃 豐之尚,2020,132.5x 66.5cm 皆「彩墨、紙本」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