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0QFOCPPL剅䨼 文╱圖 Openbook閱讀誌 以物質建構我的微歷史 在物質形構的世界中,與物的連結方式 形成了我們的世界觀;物亦是人的鏡像,欣 賞、觸摸、使用物的過程,我們同時也確認 了自己的存在。物質建構了我們的肉身、靈 魂、記憶或歷史?開啟時空膠囊,或許有些 物品早已遺失甚至消亡,但曾在生命中留下 軌跡的回憶與情感不會消失。 選物,是自我建構, 也是與外在的拉扯 詩人夏夏以70篇小文章構成的物體系 《小物會》,不僅賦予日常生活中的各物件 一種觀看方式,亦是一種新的命名、一種誤 會的釐清。人不是被物化的對象,而是情 感、人際關係、時間、味覺、記憶、聯繫、 聲音、想像等無以名狀之存在,化為物件、 成為實體生活,也讓無形之存在得以賦形, 陪伴且留住生命中流逝的點點滴滴。 《感情百物》為小說家張亦絢對生命中 100個物件的感情用事;物件中有常見如眼 鏡、OK繃、指甲剪,也有像旅行帶回的明 信片、紀念品具有獨特私人意涵;有些物已 不存。深入感情的抽屜夾層,指認附著在物 之上的記憶與情感,文字輕盈卻又深刻無 比。 《迷物森林》以72項平凡卻珍貴的心 愛之物件打造了一座森林,將曾經豐饒生命 的物品、故事與回憶,轉化成為生命的養 份,持續給予自身支持的力量。 1/《小物會》 2/《感情百物》 3/《迷物森林》 2 1 3 《消費中國》作者分析當代中國社會出 現的爆買行為、名品的搶購潮,以「國家消 費主義」切入,分析國家的手如何以民族主 義為染劑,為消費主義上色,鞏固或擴張統 治力量。 談論「物品」歷史的書籍屢有所見,但 少見由元素或成分談起,《改變世界史的 12種新材料》作者選取了12種元素性物 質,扼要地梳理了它們在人類歷史中所扮演 的角色,並指出由此而來的技術、生活,乃 至文化、制度的變革,例如膠原蛋白、纖 維、碳酸鈣、磁力等,揭示了人類歷史諸多 流變中隱藏在後臺的細節。 60 俒⻋䘰黃 NOV 202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