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嚴格的檢疫措施,引發政府和在地社會 的緊張關係。從當時的報導可以看出有些民 眾認為用消毒藥水是「冷水害人」、火葬則 是「燒人身屍」,解剖則是「破人屍身」 等,反映當時檢疫措施對本島人喪葬文化的 衝擊。民間社會對防疫措施多有不適應,常 尋求傳統醫療文化,仰賴求神問卜拿取漢藥 治療。加上郵便與鐵道等現代的交通制度發 展,其網絡也成為傳染病擴散路徑,均成為 傳染病防治的挑戰。 戰後,政治情勢動盪,海港檢疫廢弛、 走私貿易興盛,傳染病再度爆發,在1946年 因缺乏配套的疫區封鎖政策,導致布袋發生 警民衝突的悲劇事件。所幸臺灣在1950年 代,透過美援與國際援助,搭配校園衛教、 兒童預防接種等措施,以及基礎衛生建設逐 漸提升與完備,逐步邁向公衛先進國家。 展覽最後以21世紀臺灣重大傳染病事 件,包括SARS、COVID-19等防疫經驗為主 軸,介紹臺灣齊心抗疫與創新突破的集體記 憶,同時呈現疫情下的社會影響、產業震盪 等統計資料,提醒大眾社會重建與經濟復甦 是需要全民合作的漫漫長路,惟有充分了解 才能有效防禦。 ▍疫觸即發──百年島嶼戰疫特別展 時間|即日起至111年11月6日(日), 週一休館,防疫期間請依現場規定入館參觀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官 網 COVID-19 防疫平安符 左/觸疫即發特展展出臺灣戰疫歷程。 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 呼籲透過共同合作才能成功抗疫。 53 2021 NOV 俒⻋䘰黃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