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lung Way-夏季號
遊 覽 sightsee 海風吹進屋裡,掀動牆上的海報。屋裡小小的招牌、沒有價目表,只有 幾張椅子跟木桌,還有窗外永遠不會重複的海。「這是你的店嗎?」有 人問。我總笑著搖頭:「不是,這只是個靠海的空間,用來記錄生活原 本的樣子。」 有時三五好友坐在階梯上喝咖啡,有時一個人靜靜看海,什麼都不說。 這地方沒有明確的功能,它不是產品,也不是品牌,只是我和朋友們一 起靠近海、靠近日常的一種方式。 我常想起那年去義大利,在地中海邊的小漁港。傍晚時,一對情侶坐在 石頭地板上,手裡拿著檸檬色的白酒,配著薄到透光的生火腿,一坐就 是一下午。他們什麼也沒做,只是看海,聽浪,看夕陽慢慢沉進水面。 幾艘白色小船從遠方駛來,載著剛從小島戲水回來的人,船長是一個年 輕人,臉曬得微黑,笑容帥氣陽光。那畫面安靜又浪漫,像時間也跟著 海風慢了下來。 我站在那裡,忽然想到我們的正濱漁港——它其實一點也不遜色,甚至 有更溫柔的光。但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地中海比較美?也許,是因為我 們和海太陌生了。雖然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卻總與海保持距離。從小被 提醒海很危險,不懂潮汐、不了解洋流,也沒學過如何親近。直到這幾 年,我才慢慢明白,海洋不只是資源,而是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 搬來基隆 15 年,我開始補修「海洋學分」。第一次坐船出海繞過基隆嶼, 才知道從海上回看陸地有多震撼,第一次潛水,看見熱帶魚從指尖游過, 第一次在崁仔頂市場分辨魚種,第一次凌晨四點在和平島看日出,還有 第一次跟著海女媽媽踩著礁岩採海菜。慢慢地,我不再只是看海,而是 生活在海裡。 所以這裡,「嶼我」,不是一間店。它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其實早 就住在海邊,只差一個靠近的念頭。如果你願意,就坐下來吧。讓海風 進來,也讓你和海的關係,重新開始。 這不是一間店 傅強 TEXT&PHOTO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 2006 年創立 龐奇視覺設計。曾為 2013 金曲獎頒獎典 禮、 2014 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進行設 計,並為多位知名歌手打造演唱會舞台視覺。 2019 於基隆創辦和平島第一屆沖繩島嶼生 活節,海那邊,嶼我等跟海洋生活相關品牌。 0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