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基北北桃藝文總覽》

象山山腰步道與砂岩層岩壁景觀。 年來,信義計畫區臺北 101 與周邊更多 高樓陸續出現,逐漸豐富都會高樓林立 天際線的形象,而鄰近且最具代表性的 展望與拍攝點,則由近水樓台的象山拔 得頭籌。因此臺北都會樣貌、甚至臺灣 代表風景都是在象山上所拍攝。每年跨 年 101 施放煙火,象山各展望台更成為 攝影愛好者搶破頭佔位的熱點,就連平 日天氣好傍晚時分,也可見許多攝影者 等待絕美光影的身影。 象山整個山與獅、豹、虎山與其主 脈南港山列一樣,都是屬於西北側陡峭 多崖壁、東側緩坡的「單面山」山體構 造。究其原因,乃是這裡的岩層為臺灣 島都還沒出現,約是由 2100 萬至 1800 萬年前大陸東南海岸海相與濱海相沉積 的出的「大寮層」與「石底層」砂岩岩 層。後受地殼抬升浮出海面,並侵蝕出 如今單斜的地形樣貌,所以我們在南港 山和四獸山,都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大 峭壁與岩石地形。加上象山早年雖有人 造相思樹與其他樹種森林,卻也因經年 累月森林演替往自然林的方向過渡,所 以只要一進入山區,生態與地質的景觀 便隨時映入眼簾,因此象山高度雖低, 山稜又直入大都會區,卻保留了充分的 自然原始野趣,我想這也是大家如此喜 愛象山的原因之一吧! 象山步道系統歷史悠久,卻因太過 熱門甚至已堪稱國際化,在步道設施不 斷改進下,可以說非常的豪華甚至「新 潮」,我願意說他為「十星級」步道也 不為過。且這裡不但步道鋪設完整、沿 途解說設施多,其設計良好的觀景台之 多,也可說稱冠臺北郊山。步道系統主 要分為稜線上與腰繞西北側山壁的兩條 略呈平行路線為骨幹,兩條路線首尾相 接,其間亦有短步道相連。進入步道系 統可北自永春崗、中自市立療養院,南 側有靈雲宮三大登山口起登。往東與南 方可接南港、拇指、獅山等步道系統, 這四通八達的步道系統,登頂快者由各 方來不過廿三十分鐘,亦有可不登頂純 走一小段步道當輕健行的走法。沿途除 了觀景台、山頂的運動設施外,又有六 巨岩、一線天、大岩壁等岩石景點,配 合著濃綠的低海拔森林、蟲鳴鳥叫與不 時出現的大臺北天際線絕景,象山由一 低矮郊山,一躍而為臺北市代表國際旅 客必遊的知名景點,實在名實相符。 崔祖錫的山岳探險 Facebook Instagram 文化快遞 FEB 2025 65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