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基北北桃藝文總覽》
創造性在每個時代皆有其掙扎身 影,如同我們眼前的困境之一,是來自 於高度媒體化所帶來的「過多」,演算 法迎合偏好,使我們意識到很多可能, 但卻不見得體會更多事物。就像是穿著 全新的攀岩裝站在練習場中,望著眼前 七彩而高聳的岩點出神,我們討論著別 人的攀爬路徑,看穿每個挑戰者的身體 素質,在運動中想像著冒險,空調裡正 瀰漫著汗味,但身上新買的機能衣卻吊 牌未剪。因為「過多」,我們總意識到 自己太慢,對身體力行感到猶豫,嚮往 著汗水,卻期待能在趕場中將熱情微 波。因此,我們追劇不追問,最終進入 了一種自我想像的沖刷,成為反被 AI 訓 練的模型。 在瀏覽中將無意識航行,切換成有 意識的漫遊。 也許我們可以將「過多」視為一種 在瀏覽中創造凝視的新機會。如同 AI 語言模型的建立,是以大數據歸納出事 陳萬仁《這不是一個幌子》 黃海欣《晚餐後》 文化快遞 FEB 2025 1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