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基北北桃藝文總覽》

在家打球啊,書當球 2024 年臺灣贏下世界棒球 12 強冠軍 再掀一波棒球熱,連帶也讓想培養運動 習慣的人增加,當然,心有餘而力不足 的人肯定更多,沒關係,觀看運動賽事 本身也是對運動產業的支持,而且看比 賽還有一個好處:生活多了許多「奇蹟 瞬間」。可遇不可求的奇蹟對常常看球 ─籃球、棒球、足球─或甚至不是球 的運動賽事粉絲來說,可謂毫不陌生, 那些意外驚喜與感動填補一成不變的日 常縫隙,一個片刻可以回味數十年。加 入他們,或許某天看著看著就出門運動 去了。 運動報導書《贏球治百病》藉由一 樁美國大聯盟世紀弊案討論何謂「運動 本質」。但凡有關注職業運動的人都知 道,球迷一天到晚吵架,球隊跟球隊之 間、貴古派跟現代派,當然還有本書的 重點:數據派。本書並不否認數據對現 代運動的幫助,精確的數據分析對於球 員乃至球隊的幫助顯而易見,但它也提 醒我們,數據並非運動的全部,要記得 那些感動球迷的時刻往往是過程,而非 結果。 傳記《追尋岡村俊昭》重建臺灣棒 球史的一條支線任務。揭開了日治時代 小選手們「棒球留學」的那一頁,進入 臺日體育關係的深處。更珍貴的是,我 們在岡村越來越清楚的身影中,看到作 者如何一步步在稀少線索中摸索、重建。 他的熱情、好奇與鍥而不捨,使這段追 尋的過程格外動人。 日本漫畫《一百公尺》以小學操場 百米賽跑的畫面展開故事,那裡幾乎是 每個人第一次體會到成功或失敗的場所。 本作題眼在開場前 30 頁就藉由主角點破: 「只要在 100M 之內跑得比任何人都快, 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非常小學生的 一句話隨著情節推進,卻也殘酷現實。 團隊運動題材的漫畫喜歡讚頌團結合作, 1 2 1 /八旗文化《贏球治百病》 2 /大塊文化《追尋岡村俊昭》 文化快遞 MAY 2025 60 文/圖 Openbook 閱讀誌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