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
展覽視界 DEC. 2021 | 21 而後以美國為主的國際援助,提供臺灣 各項物資,不僅解決戰後缺糧危機,也改 變人們的飲食。大量麵粉援臺,政府推出 「以麵代米」政策,衝擊國人米食為主的 習慣。透過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的補 助,自國外引進動植物,增加飲食項目。 而原本是富貴人家喝得起的牛奶,也變成 日常飲品。 從便當到國宴 飲食國際化 電視烹飪節目、學校家政課及農會家政 班,是過去在家庭以外學習烹飪的管道; 電視讓傅培梅女士成為家喻戶曉的家庭烹 飪大師。臺灣庶民美食—鐵路便當,也是 人們搭火車的美好回憶。國宴則是國家對 飲食表彰的最佳筵席,從國宴菜單中,可 以清楚看到在地食材及小吃特色已逐漸融 入。 汽水自日治時期進入臺灣,是清涼飲料 的代表。早市從傳統市場漸移至公有市場; 夜市則成為人們吃飯逛街的好去處。 1980 年代國際連鎖速食業陸續進駐臺灣,同時 臺灣美味也在國人的努力下,邁上世界舞 臺。 1990 年代起,客家及原民料理的精緻 化,以及新住民帶來的東南亞料理接續拓 展臺灣美食版圖。 珍貴原件難得展出 科技體驗臺灣味 此次特展從國家檔案中精選 1945 年至 2000 年間具代表性的關鍵檔案,其中包含 首度公開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親筆簽名原 件,當時尼克森任職百事可樂董事,致函 我國總統府,盼能同意百事可樂在我國商 標註冊,促成最後百事可樂在臺上市。 此外,檔案管理局特與多達 21 個公私立 單位、個人蒐藏家、藝術創作者合作,授 權展出豐富的影音及文物,搭配檔案原件 展出,充分呈現寶島美食多元樣貌。最後, 結合當代永續飲食議題,讓參觀者投票決 定未來餐桌的模樣。 展場中也運用不同情境模擬,搭配難得 一見的真實物件,營造公共食堂、傅培梅 電視教學、鐵路餐車及國宴的特殊氛圍等, 並以 AR 遊戲、多媒體及手動裝置,讓大 家能近距離與檔案互動,一同品嚐國家檔 案中的豐盛臺灣味! 即日起至 2022/05/31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展覽廳 (新莊區中平路 439 號北棟 1 樓) ‧ 02-8995-3629 服務臺 ‧ atc.archives.gov.tw/food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官網或電洽查詢 ↑此次特展從國家檔案中精選 1945 年至 2000 年間具 代表性的關鍵檔案。 ↑移動的味道─臺鐵餐車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M4Nzg=